本菲卡前主席隐秘交易曝光,曾与阿里巴巴商谈出售俱乐部25%股份

里斯本讯——一份泄露的机密文件揭示了葡萄牙足球巨头本菲卡俱乐部前主席路易斯·费利佩·维埃拉(Luís Filipe Vieira)在任期间的一项惊人计划:他曾秘密推动将俱乐部25%的股份出售给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集团,这一未公开的交易尝试发生在2021年左右,正值维埃拉因涉嫌财务违规被调查的敏感时期,但最终因多重因素未能达成,消息来源包括俱乐部内部记录、法律文件以及接近谈判的知情人士,该事件重新引发了球迷和业内对本菲卡所有权结构、财务稳定性及全球化战略的深度反思。

交易背景:危机中的隐秘谈判

本菲卡俱乐部作为葡萄牙最成功的足球机构之一,拥有超过120年的辉煌历史,但近年來其财务和管理层面屡现挑战,维埃拉自2003年起担任主席,长达18年的任期虽带来多项冠军,却也积累了大量债务,2021年7月,维埃拉因涉嫌欺诈、洗钱等罪名被警方逮捕,震惊葡萄牙足坛,正是在他任期尾声的动荡阶段,这笔与阿里巴巴的股份交易被提上议程。

根据泄露的备忘录显示,维埃拉及其核心团队在2020年底至2021年初与阿里巴巴的国际投资部门进行了非正式接触,谈判焦点是本菲卡俱乐部25%的股份,估值约为3亿至3.5亿欧元,相当于当时俱乐部总价值的四分之一,这一比例旨在为阿里巴巴提供显著的话语权,同时避免触发葡萄牙法律对足球俱乐部外资控股的严格限制,文件指出,维埃拉将此次交易视为“战略救援”,意图通过阿里巴巴的资本注入缓解俱乐部约4亿欧元的净债务,并借助其数字生态扩大本菲卡在亚洲市场的商业影响力。

阿里巴巴方面则由旗下阿里体育牵头回应,表现出对欧洲足球资产的兴趣,阿里体育此前已涉足足球领域,如与国际足联合作云技术项目,但直接入股顶级俱乐部尚属首次尝试,谈判中,阿里巴巴提出了包括数字转播权开发、电子商务整合及青训体系技术升级等合作愿景,知情人士透露,谈判始终处于初步阶段,未签署任何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主要原因包括维埃拉的法律丑闻升级导致俱乐部治理不确定性增加,以及阿里巴巴对欧洲足球市场盈利模式的审慎评估。

交易动机:财务压力与全球化野心

维埃拉推动这笔交易的动机复杂而迫切,本菲卡的财务困境是核心驱动力,俱乐部在维埃拉任期内虽赢得多次葡超冠军,但大手笔引援和基础设施投资导致债务飙升,2020年新冠疫情进一步打击了比赛日收入和转播分成,使俱乐部现金流濒临断裂,出售股份可立即获得数亿欧元现金,用于偿还高息债务或填补运营赤字。

维埃拉渴望复制同城对手里斯本竞技(Sporting CP)的成功模式——后者于2018年将部分股份出售给美国投资基金,实现了财务稳定,本菲卡球迷历来对外资介入持保守态度,但维埃拉认为,阿里巴巴的科技背景能带来“协同效应”,而非纯粹财务投资,阿里巴巴的云计算技术可优化本菲卡的数据分析系统,其电商平台能帮助俱乐部商品直达中国消费者,维埃拉在内部会议中曾强调:“亚洲市场是足球的未来,我们必须抢占先机。”

本菲卡前主席隐秘交易曝光,曾与阿里巴巴商谈出售俱乐部25%股份

对阿里巴巴而言,入股本菲卡符合其全球化扩张战略,2020年代,中国科技企业加速布局体育产业,试图通过足球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本菲卡作为欧冠常客,拥有C罗、尤西比奥等传奇遗产,其品牌价值颇具吸引力,阿里体育曾研究过英超、意甲等更成熟的联赛,但高估值和竞争壁垒使其转向葡超这类“价值洼地”,葡萄牙与中国长期友好的经贸关系也为交易提供了政治基础。

交易失败原因:法律风险与结构冲突

尽管双方各有所图,谈判最终无果而终,首要障碍是维埃拉突如其来的法律危机,2021年7月,他被指控在俱乐部房地产交易中牟取私利,调查显示其可能挪用资金用于个人商业活动,这一事件不仅使维埃拉被迫离职,还让阿里巴巴对俱乐部的治理透明度产生疑虑,外资入股通常需经过葡萄牙足球联盟和反垄断机构的审查,而主席涉案无疑增加了监管风险。

股份结构设计存在根本冲突,本菲卡实行独特的会员制所有权,超过20万名会员拥有投票权,任何重大决策需经会员大会批准,维埃拉试图通过设立特殊目的公司(SPV)绕过会员直接谈判,但这被法律顾问视为违规,泄露的邮件显示,阿里巴巴要求获得董事会席位和商业运营主导权,但会员制体系下,外资股东权力受限,双方难以达成共识。

市场环境变化也是关键因素,2021年后,全球疫情反复削弱了体育投资的短期回报预期,阿里巴巴自身也面临国内监管收紧的压力,其战略重点转向核心电商和云计算业务,对海外体育资产的热情降温,本菲卡新主席鲁伊·科斯塔(Rui Costa)上任后,更倾向于内部改革而非激进外资引入,这笔交易便被悄然搁置。

行业影响:会员制俱乐部的现代化悖论

本菲卡与阿里巴巴的未竟交易,折射出欧洲足球更深层的结构性矛盾,会员制俱乐部如本菲卡、巴塞罗那和皇家马德里,以其民主传统为荣,但越来越难以应对资本驱动的现代足球经济,巴黎圣日耳曼和曼城等外资控股俱乐部的崛起,凸显了资本注入对竞技成功的直接影响,本菲卡球迷虽珍视会员制文化,却也渴望欧冠荣耀,这使其陷入“传统与金钱”的两难。

本菲卡前主席隐秘交易曝光,曾与阿里巴巴商谈出售俱乐部25%股份

葡萄牙足球经济学家佩德罗·桑托斯(Pedro Santos)分析称:“这笔交易尝试是一个信号,表明即使最保守的俱乐部也在考虑资本化改革,但会员制的情感价值与商业效率往往无法兼容。”近年来,本菲卡通过出售若昂·费利克斯等青训球星维持财务,但可持续性存疑,若阿里巴巴入股成真,本菲卡或可加速球场现代化、留住核心球员,但也可能引发球迷抗议,如同曼联格雷泽家族收购后的长期争议。

阿里巴巴的退缩反映了中资对欧洲足球的谨慎态度,2010年代,中国企业如万达、苏宁曾大举投资马竞和国际米兰,但多数因文化差异和盈利压力退出,阿里巴巴此次试探表明,科技企业更看重生态协同而非短期品牌曝光,这或许预示未来体育投资将更注重技术整合。

本菲卡在十字路口的抉择

本菲卡在鲁伊·科斯塔领导下聚焦青训和财务紧缩政策,2023年打入欧冠八强暂缓了危机,但俱乐部债务仍超3亿欧元,联赛竞争日益激烈,球迷组织“本菲卡永远”发言人表示:“我们抵制任何削弱会员控制权的交易,但俱乐部需要新收入源,理想方案是寻找战略伙伴而非纯粹卖家。”

阿里巴巴虽未进一步行动,但并未完全退出足球领域,2024年,其与欧足联就数字转播达成合作,暗示可能通过轻资产模式参与欧洲足球,对于本菲卡,若重启类似谈判,需平衡会员意愿与资本需求,例如学习德国俱乐部的“50+1”规则,保障会员多数股权。

这笔隐秘交易虽已成为历史,但它提醒人们,足球世界的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本菲卡的故事不仅是关于一场未完成的销售,更是传统体育机构在资本、技术与身份认同间寻求平衡的缩影,正如一位内部人士所言:“足球不再是简单的比赛,它是商业、政治和文化的交汇点,本菲卡必须学会在新规则下跳舞,否则可能被时代抛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