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斯发声,滕哈格公开矛盾欠妥,桑乔事件暴露曼联更衣室隐患
曼联本赛季的动荡仍未平息,继联赛战绩起伏、欧冠出局后,更衣室矛盾再次成为焦点,前英格兰国脚保罗·因斯近日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主帅埃里克·滕哈格处理与桑乔矛盾的方式“极不专业”,公开批评球员只会加剧问题,尽管因斯表示“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但他强调:“主帅的职责是关起门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让矛盾成为媒体的头条。”
事件回顾:从训练场争执到公开决裂
这场风波始于去年9月,滕哈格在曼联1-3负于阿森纳的赛后采访中称桑乔“训练表现未达标准”,因此未被列入大名单,桑乔随即在社交媒体发文反驳,称自己“长期被不公平对待”,并拒绝道歉,此后,桑乔被逐出一线队,甚至被禁止使用球队食堂,最终在冬窗租借回归多特蒙德。
尽管桑乔在德甲重获新生,帮助多特杀入欧冠决赛,但曼联的更衣室问题并未因此解决,滕哈格的铁腕管理屡遭质疑,而桑乔的离队也被视为“双输”局面——曼联承担高额薪资却无人可用,球员则荒废了半个赛季。
因斯观点:主帅应维护更衣室团结
因斯在球员时代以强硬作风著称,但他对滕哈格的处理方式提出尖锐批评:“如果你问100个教练,99个会告诉你:内部问题必须内部解决,公开指责球员只会让矛盾激化,甚至影响整个团队。”他举例弗格森时代的管理艺术:“爵爷也会惩罚球员,但从不通过媒体放话,他会让球员知道谁是老大,但更衣室的事绝不出更衣室。”
前曼联队长加里·内维尔也持相似观点,他在节目中表示,滕哈格的公开表态“让桑乔别无选择”,最终导致局面失控。“球员需要尊严,尤其是年轻球员,公开羞辱只会摧毁信心。”
矛盾背后:曼联管理层的两难
英国《每日电讯报》透露,曼联管理层最初支持滕哈格的决定,认为需要树立主帅权威,但随着战绩下滑,高层态度逐渐松动,桑乔租借离队时,曼联仍承担其70%周薪(约18万英镑),被球迷嘲讽为“花钱帮对手补强”。
更棘手的是,滕哈格的铁腕政策似乎未能一视同仁,本赛季安东尼、拉什福德等球员状态低迷却仍获重用,而桑乔、马奎尔等人则因公开矛盾遭边缘化,这种“双重标准”引发更衣室不满,一名匿名的前曼联球员向《镜报》透露:“有些球员觉得,教练只挑软柿子捏。”
桑乔的未来:回归or永久离队?
多特蒙德体育总监凯尔已明确表态希望买断桑乔,但曼联5000万英镑的要价成为障碍,滕哈格若留任,桑乔回归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业内人士分析,曼联可能被迫降价出售,以避免进一步亏损。
讽刺的是,桑乔在德甲的高光表现反衬出曼联的混乱,他在欧冠半决赛对阵巴黎时完成12次过人,创赛季纪录,多特主帅泰尔齐奇称:“贾登(桑乔)找回了快乐足球的感觉。”而曼联右路至今仍依赖37岁的埃文斯客串,攻防两端捉襟见肘。
滕哈格的困境:权威与团结如何平衡?
滕哈格并非首个在曼联遭遇更衣室危机的主帅,穆里尼奥、索尔斯克亚均因失去球员支持而下课,荷兰人上任时曾承诺“重建纪律”,但如今他的管理方式正遭受反噬。
英国足球心理学专家汤姆·贝茨指出:“现代球员更需要沟通而非威慑,滕哈格的强硬适合阿贾克斯那样的环境,但在曼联这样的豪门,他必须学会妥协。”数据显示,曼联本赛季已有8名球员与教练组发生公开争执,创英超球队纪录。
球迷分裂:支持主帅还是球员?
曼联球迷对桑乔事件的态度呈现两极,一部分人认为滕哈格有权整肃纪律,另一部分则批评他“缺乏变通”,知名球迷频道《The United Stand》发起投票,52%的参与者认为“桑乔应获第二次机会”。
资深跟队记者詹姆斯·罗布森透露,更衣室内也有分歧:“一些球员同情桑乔,但也有人支持主帅,问题是,这种分裂正在影响场上表现。”
启示:豪门管理需要刚柔并济
从弗格森的“吹风机”到滕哈格的“公开处刑”,曼联的帅位从来不易,但当代足球环境下,单纯依靠高压手段已难奏效,瓜迪奥拉、阿尔特塔等教练同样注重纪律,但他们更擅长通过私下沟通化解危机。
正如因斯所言:“矛盾总会存在,但解决方式决定了球队的成败。”对于曼联而言,如何修复更衣室裂痕,或许比引援更加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