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官方,今年继续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足球)讲师培训班
中国足球协会日前正式发布通知,宣布2025年将继续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足球)讲师培训班,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足球在基层教练员和指导员培训体系建设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旨在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讲师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基层足球教学质量和普及水平。
深化基层足球人才培养体系
社会体育指导员(足球)讲师培训项目是中国足协近年来重点推进的基层足球发展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该项目针对的是从事或有意向从事足球教学指导工作的专业人士,包括学校体育教师、足球俱乐部教练、青少年训练中心指导员以及各类足球推广机构的从业人员。
根据足协官方发布的信息,2025年度培训班将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培训内容和考核标准都有明确规范,初级培训侧重于足球基础教学法和安全指导原则,中级培训深入战术理解和训练组织,高级培训则聚焦高水平教学策略和课程开发能力。
培训将采用“线上理论学习+线下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模式,学员需要完成规定学时的网络课程学习,并通过理论考试后,才能参加为期一周的集中面授培训,面授阶段将重点考核学员的实际教学能力和指导技巧。 全面升级
据了解,2025年培训班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全面优化,增加了多个符合现代足球发展需求的模块,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青少年足球发展特点等现代体育科学内容将在课程中占有更大比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训还专门增加了“适应性足球”教学模块,包括盲人足球、脑瘫足球和特殊儿童足球活动指导等内容,体现了中国足球推广的全面性和包容性。
在技术教学方面,课程将突出“足球教学游戏化”理念,强调如何在趣味性和参与性中培养球员的技术能力和战术意识,这种教学理念特别适合青少年足球培训,能够有效提高学员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效果。
师资力量雄厚
本次培训班的讲师团队由国内知名足球教育专家、前职业球员、体育院校教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教练组成,中国足协还特邀了多位国际足联和亚足联的讲师参与部分高级培训课程,为学员带来国际最新的足球教学理念和方法。
足协技术部主任在采访中表示:“我们不仅要培养会踢球的教练,更要培养会教球的讲师,这些社会体育指导员将成为足球运动的‘种子’,在全国各地发芽生长,带动更多人了解足球、参与足球、享受足球。”
报名条件与选拔程序
根据足协规定,报名参加培训的学员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持有足球相关教练员证书或体育教师资格证,有至少两年的足球教学或指导经验,对于特别优秀的人员,可适当放宽条件。
选拔程序包括资格初审、视频教学案例提交和在线面试三个环节,最终入选的学员将获得足协提供的部分培训补贴,减轻参与培训的经济负担。
完成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学员将获得中国足协颁发的相应级别社会体育指导员(足球)讲师证书,并纳入中国足协讲师人才库,有机会参与各级各类足球推广活动和培训项目。
推动足球运动普及与发展
社会体育指导员(足球)讲师培训项目的持续开展,是中国足协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具体举措之一,通过培养大批合格的专业足球指导员,能够有效解决基层足球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这些经过系统培训的讲师将深入学校、社区和各类足球培训机构,传授正确的足球技术和训练方法,推广足球文化,发现和培养足球人才,他们不仅是技术的传授者,更是足球运动的推广者和足球文化的传播者。
特别是在校园足球领域,这些专业讲师将帮助体育教师提高足球教学水平,设计更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足球活动,让更多学生在享受足球乐趣的同时,掌握基本的足球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顽强拼搏的品质。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生态
中国足协此次继续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体现了对足球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视,通过建立这样一个从基层指导员到高级讲师的完整培训体系,中国足球正在构建一个自我造血、自我完善的人才生态系统。
这个系统不仅能够持续培养出合格的足球教学人员,还能够通过这些教学人员影响更多潜在的学习者和参与者,形成足球人口稳步增长的良性循环,从长远来看,这种基层人才培养模式对中国足球的整体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随着2025年培训班的启动,中国足协同时宣布将建立讲师继续教育和等级晋升机制,确保这些指导员的专业能力能够持续提升,跟上足球运动发展的最新趋势。
中国足协继续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足球)讲师培训班的决定,得到了足球界和教育界的广泛认可,这项培训不仅为基层足球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专业发展的平台,更为中国足球的普及和提高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随着一批批经过系统培训的专业讲师走向全国各地,他们将成为中国足球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基层默默耕耘,为足球运动的普及和足球文化的传播做出贡献,这是一项着眼长远的基础性工程,其意义不仅在于培养几个优秀球员,更在于构建健康成熟的足球生态系统,让足球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喜爱并积极参与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