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滕力挺格列兹曼,法国队战术核心无可替代,其他球员难扛组织重任
在法国队备战2025年欧洲杯预选赛的关键阶段,前国脚杰罗姆·罗滕公开表达了对格列兹曼的力挺,他在接受《队报》专访时直言:“法国队需要格列兹曼,他的组织串联能力是其他球员无法比拟的。”这番言论引发足坛热议,也让外界再度聚焦这位马竞中场对高卢雄鸡不可替代的作用。
格列兹曼的战术价值:法国队的“隐形引擎”
尽管姆巴佩的爆发力和吉鲁的支点作用常占据头条,但格列兹曼始终是法国队近十年战术体系的“隐形引擎”,罗滕指出:“无论是433还是352阵型,格列兹曼都能在锋线与中场之间游刃有余,他的传球视野、无球跑动和关键时刻的决策能力,让法国队的进攻流畅度提升一个档次。”数据佐证了这一观点:在2024年世界杯预选赛中,格列兹曼场均创造3.2次关键机会,传球成功率高达89%,远超队内其他中场球员。
相比之下,近期试验的替代方案——如卡马文加或福法纳担任前腰——均未达到预期效果,罗滕评价道:“这些年轻人有天赋,但缺乏格列兹曼的大赛经验和战术纪律性,法国队需要的是即插即用的核心,而非试验品。”
争议与挑战:年龄与状态的双重考验
格列兹曼已34岁,体能和伤病问题成为隐忧,上赛季他在马竞因肌肉疲劳缺席了8场比赛,部分媒体质疑其能否维持高强度赛事节奏,对此,罗滕反驳道:“年龄不是问题,他的足球智商足以弥补身体下滑,看看莫德里奇38岁仍是克罗地亚核心,格列兹曼同样可以。”
法国队主帅德尚的态度也耐人寻味,他在近期发布会上虽未直接回应罗滕的言论,但强调“团队需要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外界解读,这暗示格列兹曼仍是首选,但教练组已在未雨绸缪。
历史印证:缺阵时的法国队困境
回顾2023年欧国联半决赛,格列兹曼因伤缺席,法国队0-2不敌西班牙的比赛中,进攻端明显脱节,罗滕提到:“那场比赛暴露了问题——没有格列兹曼,姆巴佩不得不频繁回撤拿球,导致锋线威胁骤降。”类似情况在2024年友谊赛对阵德国时重演,替补登场的埃梅里虽贡献1次助攻,但全场仅31次触球,远低于格列兹曼场均68次的战术参与度。
未来展望:传承与过渡的平衡
尽管罗滕强调格列兹曼的不可替代性,但他也承认法国队需加快新老交替:“未来两年,我们必须培养接班人,或许埃梅里、切尔基能逐步分担压力,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球迷对此观点分歧明显,社交媒体上,#格列兹曼核心#话题下,支持者认为“他的经验是欧洲杯夺冠关键”,反对者则呼吁“给年轻人更多机会”。
格列兹曼对法国队的重要性已无需赘言,但如何在依赖核心与培养新人之间找到平衡,将是德尚团队的最大课题,正如罗滕所言:“足球是11人的运动,但某些球员的存在,能让11人变成真正的团队。”随着欧洲杯临近,高卢雄鸡的战术抉择或将决定他们能否重现2018年的辉煌。